
常見問題及照顧提示章節
1.摔跌
患者跌倒是一個頗為普遍的問題。跌倒後,輕者會引致患者受傷骨折,嚴重者會傷及腦部,造成中風、癱瘓或引致死亡,所以此問題不容忽視。

認知障礙症患者跌倒的主要成因

腦部退化而造成的肌肉痙攣,減低活動及平衡能 力,増加跌倒的機會。

認知能力降低,而減低對周圍環境的警覺性和判斷力,容易迷失方向,増加跌倒的機會。


視力有問題或有眼疾。

穿著不合身的衣物和鞋。

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如:
★姿位性低血壓
★身體僵硬而造成活動困難
★嗜睡

環境因素如:
★潛伏於家居的危險
★潛伏於室外地方的危險
預防跌倒應注意的事項

適當的物理治療,如平衡運動、舒展運動及肌力鍛鍊運動,能增加患者的平衡及活動能力,減低跌倒的機會。

選用適當的助行器具,能協助增加患者的活動能力,如有需要,可向物理治療師查詢。

為患者安排有規律的生活日程,以減輕混亂情況。

協助患者參與有意義的活動,減少遊走的傾向。

用夜明燈指引上洗手間的路線,或床邊放一個便盆。

配戴合適的眼鏡或尋求醫生治療根治視力的問題。

使用清晰及用較大字體的指示牌,讓患者容易尋找地方和物件。

穿著稱身的衣物、舒適及防滑的鞋,褲腳長度適中,避免穿著拖鞋。

密切留意藥物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副作用:
★姿位性低血壓
如患者在轉移身體位置時,特別由坐到企容易感到頭暈,應提醒患者做轉移動作時要緩慢,以避免因頭暈而跌倒。
★身體僵硬
身體僵硬會減低平衡能力,容易跌倒。若有這情況出現,應告知醫生,從藥物上幫助病人, 並參照物理治療師教導的舒展運動,保持關節的活動能力。
★嗜睡
認知障礙症患者在嗜睡的情況下,集中力和對環境的判斷力是很低的,會最容易跌倒,家人應對患者多加留意。若嗜睡情況嚴重,應告知醫生。


環境
◎使用防滑不反光地板,濺濕了要立刻抺乾;地板 和傢俬顏色的對比要強烈。

◎減少用門檻,其高度最好低於一英吋,顏色亦要與地板不同。
◎坐廁高度適中,另應加設扶手。
◎傢俬選擇要沒有尖角,穩固而不易給患者推倒;擺設與傢俱要固定位置,因患者在熟悉的環境較為適應。
◎電線及電話線不要橫放在地上。
◎家居用品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避免患者攀爬取物。

◎上街時,要留意街上行走的小朋友、行人、跑歩者及踏單車的人士,以免推倒患者。


據研究顯示,認知障礙症患者較易形成骨質疏鬆症,增加跌倒帶來骨折的機會。
2.失禁
容易使患者及家屬感到尷尬,亦會引致皮膚受損。
主要原因包括:

生理毛病,如泌尿或排洩糸統問題。

找不到或無法辨認厠所。

未能及時脫下衣服如厠。
建議改善方法

以魔術貼代替拉鍊或鈕扣,男性患者宜選擇寛鬆的内褲。

為患者安排定時排尿練習,小便後,給予鼓勵與讚賞。

在家張貼提示厠所方向的標記。

在厠所門口貼上厠所的標誌;於厠板上貼上顏色膠紙作提示,方便患者辨認坐厠位置等。

若進食不到足夠的纖維或缺少適當的運動,便容易産生便秘,以致失禁。因此要飲足夠水份、多吃蔬果和穀類食品。

護老者應向患者清楚解釋失禁的原因,可避免他感到尷尬,切記不要責備他。

為避免弄污傢俱,應選用可清洗的蓋套,在床褥上可加上一層薄膠套。

如有需要,可使用輔助工具如尿壺、便椅及成人紙尿片。
3.進食
伴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亦會受影響;常見的進食問題有:

忘記已進食而不斷索食。

忘記怎樣使用食具而吃得一團糟。

咀嚼或吞嚥有困難。

忘記飲水以致缺水。

專注力弱忘記進食歩驟。
吞嚥困難徵兆
怎樣改善進食能力

口腔不清潔

確保口腔清潔

謹記餐前確保假牙已佩戴穩妥,餐後要檢查口腔内有沒有食物殘留,並清潔口腔及牙齒。


進食時不專心
食慾下降,體重下降




進食時間增加
食物殘留在口腔内
不停咀嚼
忘記進食歩驟

進食後說話含糊不清


流口水
吞嚥時出現咳嗽、氣喘

維持早晚刷牙及浸洗假牙的習慣。

環境輔助

患者容易分心,所以需安排寧靜的進餐環境,減少干擾,如途人/電視聲浪等。

可用顏色對比鮮明的餐墊以協助患者辨認餐桌上的餐具。

選擇合適的餐具

簡化餐具。

患者容易有誤認物件的情況,所以可選擇淨色或簡單圖案的碟和碗,以免患者誤認為餐具有異物。

頭部正中,下頜微微向前。
確保合適的坐姿


背部挺直;若患者未能自行坐直,請諮詢職業治療師是否需要使用輔助器具。

如患者食慾下降,可增加食物種類及質感,吸引患者進食

選擇不同顏色食物。

較濃氣味/味道的食物如洋蔥(需留意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如糖尿/高血脂等)。

可選擇甜味,或按患者喜好,調校冷熱溫度。

有些補充營養奶粉適合一些過瘦或吸收能力不良的人使用,但需要諮詢護士/營養師。

留意進食速度及份量

小口進食,以小匙羹控制毎口進食份量。

若需餵食,速度不要太快,亦不要催促。

可使用一些增加液體濃稠度的産品,以改善吞嚥困難情況,但需要諮詢治療師。

提示進食歩驟

進食前時必須向患者解釋現在是餐膳時間。

給予口頭提示或示範如「拿起匙羹、舀飯、放入口」。

若不果,可給予動作提示如拍拍他的手臂或指一指匙羹。


若無效,可捉著他的手直至將匙羹放到咀邊,練習幾次後觀察患者是否能自行進食。
如完成以上歩驟患者仍未能自行進食,便給予餵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