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治療
(一)早期及中期

保持肢體活動能力和歩行
早期及中期患者仍可活動自如,適當的運動可幫助患者保持體力和四肢活動的幅度,增加肌肉力量及促進手腳協調,從而提升生活質素。因患者記憶力減退,患者與家人可制定運動時間表,提醒患者定時運動。
頸部
向前
.png)
.png)
向後
.png)
左右側
左右轉動
身軀
1.png)
左右轉動
2.png)
1.png)
左右側
2.png)
上肢
向前舉高
(可利用雨傘或膠樽)
1.png)
向側舉高
2.png)
1.png)
2.png)
屈曲及
伸直手肘
1.png)
手指開合
手指
2.png)
下肢
1.png)
半蹲
1.png)
原地踏步
1.png)
向外提起
1.png)
2.png)
3.png)
腳尖及腳跟企
3.png)
伸直膝關節

助行器的使用
中期患者會的步行能力會逐漸減退,經物理治療師評估後,運用合適的助行器協助患者作歩行運動,可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減少跌倒。
柺杖


四腳柺杖
(二)晚期
助行架


輪子助行架
晚期患者會完全失去活動能力。照顧者應學習正確扶抱技巧,以及為患者作適當的關節伸展,可預防關節僵硬及促進患者活動功能。家屬及照顧者可向物理治療師查詢。

照顧者訓練
扶抱技巧
※資料來源:香港復康會/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流金頌」訓練計劃
※其他參考資料:衛生署/醫院管理局港島東聯網
事前準備
●預備自己 — 手飾,錶等要先除下,以免弄傷長者
●預備長者 — 整理好長者的衣服,解釋接下來的動作
●預備環境 — 清除障礙物, 預備好輪椅,檢查輪椅是否鎖好/穩固等
扶抱技巧的基本原則

● 首先,評估長者需要什麼程度的協 助

● 用上臂及大腿肉發力

● 確保有足夠的扶抱空間及擺位正確

● 扶抱時,要將長者靠近自己身體

● 照顧者身體要保持穩定,避免有滑動的危險

● 發力扶抱時,照顧者的腰背必須保持挺直、伸直雙腿及屈曲雙臂,減輕腰背負荷

● 切勿彎腰及突然轉身;若要轉身,應要整個人從腳部全身一起轉動

● 切忌用力拉著長者的手腳,以防止脫臼

● 如果長者太重或身體狀況太孱弱,一個人未必能應付扶抱工作,便要找多一人協助、或使用輔助器材,記得量力而為
例子1:協助長者由床轉移至坐輪椅
事前準備
● 先清除床附近的障礙物 (如椅子)
● 檢查好輪椅是否操作正常 (輪椅是否已鎖?扶手、腳踏是否穩固等)
● 將輪椅推近長者較有力的一邊,斜放約45 度角,鎖好輪椅,移開腳踏及一邊扶手
● 告知長者要準備起床
由床至輪椅
● 先協助長者坐貼床邊
● 收起輪椅腳踏及扶手,再固定輪椅在長者較有力的那一邊身
● 照顧者站貼長者面前,利用膝內側支撐長者的雙膝
● 長者雙手放在照顧者肩膀上,再把身體重心傾前
● 照顧者雙手承托長者臀部後,再發力將長者向上扶起,成站立姿勢
● 照顧者運用雙腳轉移重心轉向輪椅,再微曲雙膝把長者慢慢放下坐著
● 記緊提醒長者,盡量運用手力及腳力協助轉移位置
例子2:協助長者由坐到站立起來
事前準備
● 清除附近的障礙物

● 為長者穿好鞋, 告知他/她須準備站起身,準備好助行器具等
● 照顧者站於長者較弱的一邊
由坐到站立
● 吩咐長者坐前,雙腳稍向後移,上身向前傾 (約至胸口於膝蓋上方)

● 長者好手按扶手,照顧者扶著長者較弱一 邊的腋下及臀部,前後腳站穩馬步
● 數「一、二、三」,與長者一起發力,站起
例子3:協助長者由站立到坐
陪同長者步行至坐椅附近,慢慢轉身至背對著坐椅

雙腳慢慢向後移,直至腳後觸及椅邊

長者好手按扶手,照顧者扶著長者較弱一 邊的腋下及臀部

長者慢慢曲膝,上身俯前,然後慢慢坐下

扶抱小貼士

過程中,要顧及長者和照顧者本身的安全

尊重長者感受,在過程中給予足夠解釋

中風長者癱瘓的腳會容易卡在腳踏下而不自知,照顧者應特別留意

雙人扶抱要有共識及同步進行

照顧者要量力而為

如有需要,請向醫護人員查詢,並且接受實地指導
衛生署製作了一系列短片,由物理治療師詳細介紹及示範各種扶抱技巧及位置轉移;職業治療師則講解如何選擇合適的家具、生活輔助器具和扶抱及位置的輔助器具。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扶抱技巧的正確重點,可以點擊此連結:
被動式運動
上肢

下肢

.png)
1.png)
2.png)

